
300度以下属于轻度近视,300-600度属于中度近视,而600以上则属于重度近视,500度刚好处在300-600度之间的范围,所以在矫正的难度系数上并不算特别大。那么,中学生近视500度应该怎么办?下面小编跟大家简单分析和解释一下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中学生患有500度的近视其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矫正和调节,比如说可以在平时减少跟电子设备的接触时间,调节自我看书的坐姿习惯,也可以通过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方式来矫正,600度以下的近视患者,坚持佩戴2周左右的角膜塑形镜之后,近视度数能相较于最开始的度数会有所降低,但是这种降低是物理性的,可逆的,就是你的近视仍然存在,一旦停止佩戴角膜塑形镜,仍然会看不清。角膜塑形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近视度数增长。
说到这里一些人可能就会有疑惑了,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?所谓的中学生指的是年纪在13-16周岁之间的孩子,年纪在18周岁以下,而屈光不正的手术针对性的适合人群是年纪在18周岁到55周岁之间的,18周岁以下的孩子毕竟眼睛仍然处于发育的过程中,如果做了手术虽然能在当下看清楚周围的东西,但是在18周岁之前有大的可能会复发,所以手术方式矫正屈光不正是不适合中学生的。
目前进行视力矫正常用的只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佩戴眼镜,另一种就是近视手术。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戴上眼镜后反而度数越长越快,所以很抗拒戴眼镜。实际上,孩子近视后如果不戴眼镜,上课会看不清黑板或投影仪,加剧眼疲劳,从而会使近视度数加深更快。青少年儿童近视加深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然趋势,家长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控制近视增长速度。
上面就是围绕中学生近视500度应该怎么办这个话题给到的回答了。总的来说,中学生如果患有500度的近视,没有办法通过手术方式来调节,只能通过上面所说的这些方法来适当的矫正一下。